今天是… 2017 年的最後一天,
也是 著名的十年打賭(Warren Buffett vs Protege Partners, LLC) 的最後一天
(其實理論上今天不是這個打賭的最後一天,因為美國 12/29 就封關了,前二天勝負已決)
沒有懸念的,我們的 巴菲特爺爺 贏了。(英文新聞,中文新聞)
在這一則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四種不同的投資工具,
1. 指數型基金 (S&P 500 index fund)
2. 一籃子式避險基金
3. 債券
4. 股票 (Berkshire B shares)
前二個是打賭中最主要的 2 種投資工具,後二個是 管理賭金 的二種投資工具。
從新聞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在這十年中,指數型基金的年報酬率是 7.1% ,一籃子式避險基金的年報酬率是 2.2%。(都是複利式的年報酬率)
那債券跟股票呢 ?
因為從新聞揭露的資訊不多,我們算不太出來這二種工具在這十年的個別年報酬率;
不過倒是可以算出 債券+股票 的年報報酬率,
期初投入 320,000 美金,期末變成 2,220,000 美金。
把數值帶入複利的未來值公式中 FV = PV * ( 1+i )^n。
2,220,000 = 320,000 * ( 1 + i )^10,
可以算出年報酬率是… 21.3725%,嘿嘿…看倌們…是 21.3725% 啊 !!!
比原本的二位主角 (指數型基金、一籃子式避險基金),都多出了數倍。
都是執行一樣的投資策略,Buy and Hold (買進就持有不動),
在這個 10 年的多頭走勢中,
債券+股票,真的是你的超級好朋友。
ps 1.
我覺得好公司的股票,才是真正的超級好朋友。
ps 2.
買 避險基金 其實不算 Buy and Hold,雖然投資人可能是 Buy and Hold 這檔基金,
但該基金的操盤手所執行的策略不是 Buy and Hold 啊,他們是非常積極地 in and out…
ps 3.
在 2008 年 9 月,美國金融市場跌了好大一跤之後,原則上就是一直往上爬,
Buy and Hold 一定是適合走多頭市場的投資策略,
美國股市是很適合的,因為你把它歷史上的股價指數全部攤開來看,不論是 S&P 500, Dow Jones,長期 且 就目前 而言…它從來沒有往下走。
而台灣呢 ? 原則上也是,但是很緩步,若我們說股票市場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櫥窗,這就明顯的反應了 國力 與 經濟實力 的差異。
所以也不能怪為什麼很多台灣人不相信 Buy and Hold 可以讓你賺大錢了。
Yeh Sir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電影 "窒命地" 首映心得
感謝憲哥提供的機會,在 2016/2/27 去看了人生中第一場的電影首映,
整個體驗很新鮮,居然只要講出通關密碼就可以拿到電影票,
感覺好像是什麼祕密幫派,不由得下巴抬高,用鼻孔看著那些買票進場的電影迷,
而且在電影放映之前,還有人先致詞,還有贈禮的活動,真的是一個特別的經驗,
"窒命地" 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是發生在智利一個名叫 Colonia Dignidad 農莊中的事,
網路上的心得 :
它不只是一部驚悚片,
這部扣人心弦的電影替我們解構了令人作嘔的邪惡,是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世界中,
並且揭露出人類在邪惡的心志、邪惡的能力上,有著無窮的潛力,
也讓我們看到 無知 與 暴力 是邪教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公事,
但唯有真愛方能突破萬難,引領我們走向救贖之地,
這部電影不僅是電影拍得好,劇本也寫得好,
男、女主角 Daniel Brühl / Emma Watson 也是將演技發揮得淋灕盡致,
導演 Florian Gallenberger 繼上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之後,
相隔 6 年之後,再一部根據史實的電影,希望下次能更快地看到他的作品。
---------------------
可是,我真的沒有覺得很特別,就還好…沒有很感動,平平的,
整部電影就只有一個地方,讓很多人都叫了出來,不過我沒有叫,
看了一起看電影的人所寫出來的心得,我只有二個想法 :
- 我走錯電影廳了,我看到不同的電影了。
- 看電影前,我看了太多相關的資料了。
我想…應該是 2 造成的,
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參加首映,就得要寫一篇心得,
結果我太緊張,怕心得寫不出來,所以就先上網查一查相關的資料,結果看一個太多,
產生反效果,整部電影我真的沒有什麼害怕的感覺,電影沒有抓住我的心,
做為主軸的愛情故事並沒有讓我感受為什麼女主角願意為男主角身陷險境,
她的動機是因為愚愛,還是太過勇敢 ? 她的背景並沒有太多的說明,
為什麼不是先設法跟德國大使館連絡,在正式管道無能為力之後,
才深入虎穴,營救男友,
也許是導演想要把重心放在描述 Colonia Dignidad 內部的生活,
拷問、虐待、暴力、性侵、思想控制、人際關係剝奪,
但導演也沒有用這些元素來驚嚇觀眾,壞人也不夠壞,我並沒有恨得牙癢癢的,
Colonia Dignidad的教主,跟智利獨裁者的關係、背景也沒有著墨。
也許是我看慣了商業片那種誇飾的內容,對於這種溫溫的內容,反而沒有什麼感覺,
又或許是,我的感應器因為感冒而全部關閉,所以感受不到電影所要傳遞的訊息。
看電影的這二個小時,還不如去參加憲哥的書籍導讀,或是魂牽夢縈的活動。
我的收獲反而來自事前的研究,讓我多了解一點 Colonia Dignidad,
而所謂的真人真事,並不是在這電影中做為黃金主軸的愛情故事,
所以,記得千萬不要先研究電影的背景,就由導演來引領你、告訴你這整個故事…
ps. 女神淪票房毒藥! 艾瑪華森新片《窒命地》僅賣兩千元台幣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魂牽夢縈新春團拜 參後感
憲哥新成立的社團 : 魂影夢謙共學社團,
在 2016/2/18 舉辦了新春團拜,也是今年的第一場活動。
活動是以世界咖啡館的方式在進行,
總共有10來個主題 (桌),可以讓參與者互相地交流。
以下是我的參後感。
-- 絆 --
日文 : 絆(Kizuna)/ 厚重情誼
一開始的神祕嘉賓演講,請到了福哥來幫憲哥新成立的
福哥,細數最近這十年來,他人生旅程中的起起伏伏,
不 ! 是伏伏伏伏伏伏起起。
那是一種老天爺把你的身、心、靈逼到最角落最角落,
看看你還能不能信守自己理念的考驗,
整個演講我感受到的是 : 親情、愛情、自我實現、事業,友情的 絆,
福哥在回顧這一段人生旅程時,數度哽咽,不過都能 Hold 住,
直到最後一段,提到了事業夥伴的 絆,那濃得化不開的革命情誼,感染了整個現場,
演講結束,麥克風一還給憲哥時,讓憲哥忍不住轉頭十秒,控制了一下情緒,
福哥自己站在會場右側,也頻頻轉頭拭淚。
我坐在下面 : 啊是哩考啥啦,賣勾考啊啦 (嗚~~~嗚~~~) 賣勾考啊啦 (嗚~~~嗚~~~)
我待的B2B新創公司,它還沒有跨過 Chasm... (圖) (哇哇哇… 是還要撐幾年啦,嗚~~~)
我老闆還待在角落裏出不來,我居然還出來參加社團 (嗚~~~嗚~~~)
我 10 年之後會在那裏 ? 我想在那裏 ?
怎麼新春第一場活動的開場是在暖身淚腺的啦 !!
-- 慟 --
"電影是人生"桌,這是我的第二桌,
交流時,一位夥伴提到了這部電影 : 星際效應,
他說 :
~~
那時候他的父親剛往生,他好想好想他的父親,他好想再跟他說說話,
當他看完電影時,他得到一個結論 : 只有 "愛" 才能穿越時空、不受時空的限制,
劇中的男主角能回到她女兒的時空中,也是因為他對女兒的愛,才能再回來,
所以,看完電影之後,他就著了迷去買相對論的書來看,去買跟電影中一模一樣的手表,
因為那支手表在電影中是一個重要的道具,
他好想好想他的父親,他一定能再跟他的父親說上話 ~~~
~~
媽的,在他說到 : "只有愛才能穿越時空、不受時空的限制時",
我的眼淚馬上以 重力波 的速度在奪眶而出中,
有了小孩之後,這種親情的梗,哥是完全沒有免役力的,
好家在,哥的眼皮是有練過的,一滴也沒有讓它們流出來,
也好家在,那時候我不用發言,否則聲音一定是哽咽的聲音,
這是要逼死誰啦,不是 2016 年新春第一個活動嗎 ? 新春不是很歡樂的嗎 ?
報名加入時,看起來是很正面能量的社團呀,怎麼一直在哭啦…
-- 喜泣 --
"護理人生"桌,這是我參與本次活動的最後一桌,
桌長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
有一位待產的孕婦快生了,辦理住院,因為都沒有老公陪伴,
桌長打探之下,得知這位孕婦是外藉配偶,老公在她懷孕之後,就拋妻棄子離家出走,
孕婦很明確的表示,小孩生出來之後,她不要了,
她一個人在異鄕,生活都很困難了,何況再帶一個小孩,
等到小孩岀生之後,因為是自然產的,
一般會有 3 天的住院期,讓產婦好好休息,並進行一些衛教宣導。
現在很流行母嬰同室,就是把嬰兒留在產婦的房間裏,
讓產婦
但在這個案例中,產婦都不要小孩了,所以一般不會母嬰同室,
但桌長特意把 嬰兒 送到 媽媽 的房間裏,讓她們母嬰同室,培養她們的感情,
三天之後,領養的機關要進行一些領養手續時,
媽媽說出 : 我不要送出他,他是我的小孩,我會好好照顧他。
之後媽媽偶爾會帶著小孩回到醫院,打疫苗、看病…,
桌長都還有跟這位媽媽保持一些互動,送她一些小朋友的衣服、用品等等的。
等到小孩要上小學時,這位媽媽特地帶小朋友到醫院拜訪 桌長,
媽媽說 : 謝謝你,要不是你把小孩送進來我的房間,我現在就沒有一個家了。
桌長之後也準備了一些小學需要的用品,送給小朋友…
在聽到 媽媽說出 : 他是我的小孩 時,一種 為母則強 的強烈情感襲擊著我那軟弱的淚腺,
媽的,又是親情的梗,靠這太催淚了,一定要忍住,一定要忍住
轉移注意力、轉移注意力,
剛好聽到她小孩要上小學時,她老公回家了,順勢罵出 : 這也太渣男了吧 !
好家在有這個點,情境移轉掉了,否則就忍不住了。
結束之後,跟桌長分享了這個影片,
You are not just a nurse, you are a life saver.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某一個人的 life saver.
-- 結論 --
媽呀,這是什麼社團活動啦,真的是從頭哭到尾,
下次要辦這樣從頭哭到尾的活動,也先註明一下,哥才能帶眼藥水來掩飾一下,
否則一直忍住不哭會傷身的,
回到家之後,一邊寫心得,一邊好好地哭個幾回,
我哭,固我在,人生真暢快…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大哉問時代 書籍導讀
昨晚,我去聽 憲哥 在國家文官學院的書藉導讀 - 大哉問時代,
這是第一次聽 憲哥的演講,很震撼,有 4 個心得
-- 心得 1, Amazing --
內容很棒,但是整個課程的流程,才是震撼的部份,
怎麼讓簡報上的原則/原理,躍出簡報,讓聽眾可以握在手中,進行練習、把玩 ?
怎麼進行 聽眾 <--> 老師,聽眾 <--> 聽眾 之間的互動 ?
原則/原理講解 + 實際操作,原則/原理講解 + 實際操作,原則/原理講解 + 實際操作 …
這樣的流程步驟,看似簡單,很多人也都知道,
但怎麼做到讓聽眾有感,冾到好處,其中的分寸拿捏,
我相信這沒有個三兩三,絕對是上不了梁山的。
可是,我怎麼覺得 憲哥 就像是一台課程設計製造機,把一本書餵給他,
他就產生多個互動小遊戲,給你玩,給你操作,
讓你了解書裏面的重點,真的超級驚豔。
-- 心得 2, Sharing --
我覺得應該要多辦辦這種 公部門 + 私部門 一起參加這麼互動的活動,
真的可以有好多的火花、討論,
例如最後的練習,我的一位組員,她其實完全沒有進入狀況,完全不知道我跟另一位朋友在做什麼,
最後分享心得時,我就跟她提到~~
我 : 好可惜,我們剛剛都沒有從妳這邊得到太多的訊息。
她 : 我是第一次玩,我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我 : 我也是第一次玩,如果妳完全搞不清楚狀況,那也是一個問題呀,妳可以馬上發問,
雖然這場是大哉問的導讀,其實小哉問,也可以問啦。
因為我待的是小公司,隨時都是在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所以,有任何的疑問,就是第一時間提出來。
她 : 哦,那你們的受挫感一定很深。
我臉上三條線 ( 為什麼會這樣想 ? ),當下沒有時間可以跟她再進一步的互動。
如果有時間,我會跟她分享這篇文章提到的…
"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把它當作『困難』,它就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解決之後我就繼續往前走。我一路上都沒看見困難欸,我就是想解決問題。"
如果把困難,改成受挫,我相信應該也是一樣的。
所以我深信讓 公部門 + 私部門 一起進行一些互動性高的活動,
也許我們不會完全認同對方,但一定會是一個很正向的循環,慢慢地彼此了解。
-- 心得 3, Systematic --
我覺得我很會問問題,因為是工作上的需要: 需求分析、系統分析,
我總是需要去挖掘出需求方,他內心深處最底層的需求,
而不是表面上他提出來的 solution (註一)
我多半是順著著需求方的講述,而適時地問出一些問題 (註二),
而不知怎麼的,有蠻多的需求方,都會回應我 :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沒有想過吔,我覺得應該是…
可是其實我自己從來沒有一個系統化的作法,
例如 : 應該要先問什麼、再問什麼、最後問什麼,
好處是,需求方多半會覺得很舒服,因為都是他在講,我是順著他的話在走,
但缺點是,如果我沒有 fu 的時候,可能是彼此在浪費時間、沒有效率
(右手胸前劃十、左手食、中指交叉… 希望老闆不會看到這一段)
參加過這個免費的教育訓練之後 (對,你沒有看錯;媽的,這個活動哪是書藉導讀啦)
我就擁有一些系統化的作法了,可以補足我沒有效率的那一段了
1. 歸納、整理、排除,推論
2. 先問開放型問題、再問封閉型問題
3. What-If-How
4. 溝通與發問技巧
4.1 依循技巧 : 鸚鵡,共通,關鍵字
4.2 轉移技巧 : 整理,提問,融入他
5. 引導技巧
5.1 漏斗式
5.2 刪除法
5.3 漸近式
5.4 讓對方說出答案
6. 我們的重覆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Why, How, Action, Time ( 可縮寫成 WHAT )
Let's go, Fighting !!
-- 心得 4, Practise --
因為沒有吃晚餐,所以回到家中煮了一碗泡麵 (註三)。
一邊吃著泡麵,一邊聽著國三的兒子在抱怨他的學校生活,
兒 : 表演藝術課,這種 國中會考 不會考的科目,應該都不要上,blah..blah...
我看著他,心中 OS : 我可憐的兒子,都是我的錯,只能讓你受這樣的教育,讓你被扭曲得這麼嚴重…要來想想辦法…
兒 : 如果,老師的課程內容爛、講話的語調沒有起伏,這就算了,這沒有關係…
不過,老師 !! 你就不要走來走去,進行走動式教學,好嗎 ?!
這樣我才能在後面專心的睡覺 !!
我 : 睡覺 ?!
Give me five !! 再來一個 high five !! 再來一個 low five !!
對付不認真教學的老師,
做學生的就只能啟動 宇智波家族須佐能乎 來保護我們,才能睡個好覺,睡給老師看。
我 : 不過,為什麼你覺得內容不好 ?
兒 : blah..blah...
我 : 那如果你是表演藝術課的老師,你會怎麼做 ?
兒 : blah..blah...
嘿~~ 嘿~~ Why-If-How,客倌看到沒有啦,這個 Pattern 出現了,
寫軟體的,一定要會利用 Design Pattern,如果教我 Pattern 我一定馬上用的啦。
吃完麵,在洗碗的時候,我想著 : 二個小時前,老爸才上完一個互動奇佳的教育訓練,我可憐的兒子呀,你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教育訓練 ?
---------------------------
最後,我要強調一下,我之前就上過 林明璋 老師的課,
所以我早已經是 明璋 老師的人了 (羞),請參考 超級數字力課後感。
我絕對不會是憲哥的鐵粉啦,哈哈哈 (哎喲 !! 從椅子摔下來)。
註一 : 你沒有看錯,多半提需求的人,一開始提的是他想要的 solution 而不是真正的需求
註二 : 寫下這一句時,突然驚覺 : 靠,這不就是傾聽嗎 ? 原來我會。
問題 : 為什麼參加憲哥的書藉導讀,不會餓,不會渴、不會想上廁所 ?
(心中小天使 : 會有新的商機產生嗎 ? 有參加活動才知道的梗)
(心中小惡魔 : 靠,沒有吃、喝,怎麼會想上廁所啦。)
超級數字力 課後感
先寫結論… 心得是 : 超級震撼
-------------------------------
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
我大學主修財金系,不過自從第一份工作以來,我就是從事軟體開發的工作,
期貨交易系統、證券相關系統、風控系統、線上貿易平台等等,
有鑑於我的大學同學,很多都有被動收入,而且有人已經不需要出門去上班了,
想了想,覺得不該再以 "投資在自己身上才是對的" 為理由,而不去積極理財了,
剛好 FB 上的一位好友,被 tag 到一張照片中,他得到了超級數字力冠軍隊的頭銜,
我十分地好奇,google 了一下,想說來複習一下,順便交交朋友,
於是我在 2015/9 去上了 林明璋 老師的超級數字力,
財報分析是財金系的必修課,因為我有基礎,所以我大概知道這門課是怎麼回事,
但上完課之後,心得是 : 超級震撼。
震撼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上課時遇到火災警報器鈴聲大作,
而暫停課程,讓所有人從教室迅速撤離 (我有把我們那組賺的錢,帶下樓 XD)
震撼的原因是…
講師居然能將財報分析教得這麼活潑有趣,真是大出我的意外,
上課的內容、節奏、流程、學員的操作練習,每一個細節都讓我非常享受,
講師利用 中翻中 的技巧,解釋著會計上拗口的專有名詞,
你可以感受得到講師在課程設計上的用心,
上完課之後,學員拿到的不只有那份冷冰冰的簡報式講義,
學員會拿到一份講師精心設計的 複習材料,
真的是,有得吃又有得拿,
上完課幾天之後,我還會不時細細品味著課程中的一切 (警鈴可能也是設計好的 XD),
真的是被 超級數字力 的 重力波 給震得七葷八素,
這是暨看完 靈異第六感 之後,會讓我覺得回味無窮的第二個課程了,
真是見到鬼了 !!!
怎麼可以把課程設計得這麼好啦。
但是課程再怎麼有趣,把講者傳授的知識、經驗,轉換成是自己的知識、經驗,
這一部份是沒有辦法速成的,上完課之後,還是得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熟悉,
不過一門課程, 設計得讓學員在上課時腦力全開,下課後想要繼續鑽研這門學科,
應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想要達成的境界吧。
不過,當然不是每一位學員跟我的感覺都是一樣的,
坐在我右邊的同學,上課時一直在問我 : 你都跟得上嗎 ?
我 : 有,因為我有學過 (其實我會問坐在我左邊,目前從事財務工作的學員),
我 : 你呢 ?
他 : 有一點吃力,會計科目的名稱,還是有一點生疏。
所以,會計上的一些名詞對於有些人還是會比較抽象,不能那麼快地跟他們交朋友。
不過我相信,只要你放開你思考上的禁錮,跟著林明璋老師展開一次財報分析的冒險之旅,
未來在 個人理財、找新工作的評估、挑選合作夥伴、供應商、創業等等…
財報分析都將會是你工具箱裏的一支尚方寶劍,是一個值得你去收集的寶物、技能。
ps 中翻中,這個真的讓也讓我反省了很久,怎麼用人家聽得懂的說法來解釋自己的專業,這真的很不容易。
ps 回味無窮的第一個課程是 Scrum Master Certificate 課程。
ps 上過課之後,就可以加入 FB 的某個
訂閱:
文章 (Atom)